引言
珠海拱北口岸作为连接珠海与澳门的重要通道,一直以来都是两地人员往来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。随着近年来客流量的大幅增长,拱北口岸面临着基础设施老化、功能不足等问题。为了提升口岸的通行效率和旅客体验,珠海拱北口岸近期启动了大修工程。本文将带您揭秘拱北口岸未来焕新面貌。
大修背景
基础设施老化
拱北口岸自1985年启用以来,已运行了30多年。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,口岸的设施设备逐渐出现老化现象,如候车厅、通关通道等,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需求。
功能不足
原有的拱北口岸在设计时,主要考虑了基本的通关功能,但在实际运行中,口岸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旅客的需求。例如,缺乏足够的候车空间、购物休闲设施等。
大修内容
建设规模
拱北口岸大修工程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,建设规模约5.6万平方米。
主要工程
- 候车厅改造:原有候车厅将进行拆除重建,新增约1.5万平方米的候车空间,提升旅客候车体验。
- 通关通道优化:新增通关通道,提高通关效率,减少旅客排队时间。
- 配套设施完善:新增购物休闲区、餐饮区等,丰富旅客的出行体验。
- 智能化升级:引入智能化通关系统,如自助通关、人脸识别等,提升通关效率。
未来焕新面貌
更大更舒适的候车空间
通过改造后的拱北口岸,旅客将拥有更加宽敞舒适的候车空间,有效缓解高峰时段的拥挤现象。
高效便捷的通关体验
新增的通关通道和智能化通关系统,将大大提高通关效率,缩短旅客通关时间。
丰富多样的休闲购物体验
新增的购物休闲区将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,满足旅客的多元化需求。
结论
珠海拱北口岸大修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,旨在提升口岸的通行效率和旅客体验。通过此次大修,拱北口岸将焕发新的活力,成为连接珠海与澳门的重要枢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