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岭南庭院,作为中国园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,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。汕头中山公园的馆花宫,便是这样一座充满岭南园林艺术风格的别致庭院。本文将深入揭秘馆花宫的维修历程,带您领略其古韵新生的魅力。
馆花宫的历史与现状
馆花宫位于汕头中山公园牌坊西侧,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。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,馆花宫历经四期建设,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模和齐全的配套功能设施。园中主要展示盆景为主,兼有热带植物、奇花异草。然而,由于历史及自然灾害等原因,馆花宫内建筑物及设施破损严重,已闭馆多年。
维修工程概况
为了重新向游客开放并保障游客安全,汕头市中山公园于今年3月开始对馆花宫前庭和部分中庭进行加固维修。此次维修工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:
园林布局与造景
馆花宫在园景营造上运用了对景、借景手法。如正门的福建柏花台,正对着香蝶廊的蝴蝶形花坛,以此达到景色互借的艺术效果。
水庭格局
前庭部分,除大门一侧外,三面为自然形水池所环绕,水体面积超过总面积的50%,属水庭格局。香蝶廊、花厅围成的回“形空间中,筑有两个方形水池,此为传统岭南庭园理水的常用手法。
山水庭园
中庭,为自然形水体至盆景园入口范围格局。利用原址矩形水池的出入水口在地势较低处开凿自然形水池,利用余泥在中庭南侧堆叠平缓土山,属山水庭园。
建筑装修
馆花宫多处建筑运用题匾点景。如正门南侧的门眉题有“出门俱是看花人”,朴实易懂的诗句,展现了岭南庭院的文化内涵。
维修过程揭秘
初步勘察
维修工程开始前,专家团队对馆花宫进行了全面的勘察,分析了其历史背景、结构特点以及破损原因。
设计方案
根据勘察结果,专家团队制定了详细的维修设计方案,包括加固、修复、重建等环节。
施工过程
在施工过程中,专家团队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,确保维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。
验收与开放
维修工程完成后,专家团队对馆花宫进行了验收,确保其达到对外开放条件。8月3日起,馆花宫正式重新对外开放。
总结
汕头中山公园馆花宫的维修工程,不仅是对一座历史文化遗产的修复,更是对其文化内涵的传承。通过此次维修,馆花宫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游客面前,成为了展示岭南园林艺术的重要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