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州,这座历史悠久的粤东城市,不仅以其独特的客家文化闻名,还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。在这些古宅中,源泰李屋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当地的一大亮点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流逝,这些古宅面临着严峻的维修挑战。本文将深入探讨梅州兴宁宁新街道村民自筹资金修缮祖屋的故事,以及背后的感人细节。
一、源泰李屋的历史背景
源泰李屋位于梅州兴宁宁新街道黄岭村,始建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,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。这座古宅共有上中下三厅,左右上下两廊,四花厅八浴室和大小房间44间,是当时附近乡村少有的广厦大屋。然而,由于年久失修,老屋屋顶多处漏水,墙体出现裂缝倾斜,存在坍塌的危险。
二、村民自筹资金修缮的原因
面对老屋的衰败,村民们深感忧虑。一方面,老屋是祖辈辛苦打拼留下的产业,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和情感;另一方面,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老屋周围的道路、农田基础设施已比较完善,不能因老屋破旧而影响整个村容村貌。
三、修缮过程
在政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,李宗耀、李宗辉、李宗文等长辈提议,村民们决定自筹资金对老屋进行修缮。维修老屋倡议书在“源泰一家亲”的宗亲微信群发出后,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。尽管大部分村民外出发展,但他们心系家乡,关心支持公益事业的心不变。很快,村民们就筹集了61.75万元资金,维修工程于2022年6月17日正式开工。
修缮工程包括更换祖屋屋顶瓦片、部分墙壁加固、电线线路改造、池塘挖深和塘唇锁边。村民们有钱的出钱,有力的出力。退休干部李宗共主动免费当起了监工,家在老屋旁的李宗其钟秋琼夫妇为工人们送来了免费茶水和青菜。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鱼塘塘唇锁边需要放水施工,低水位造成了其放养的鱼部分死亡,但他们夫妇都没有怨言,也没有索要赔偿一分钱,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修缮工程的支持。
四、修缮后的意义
经过几个月的努力,源泰李屋焕然一新。修缮后的老屋不仅恢复了昔日的风采,还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聚会、交流的平台。更重要的是,这次修缮工程彰显了村民们团结一心、关爱家园的精神风貌,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强大的动力。
五、总结
梅州兴宁宁新街道村民自筹资金修缮祖屋的故事,是一段充满温情和感动的篇章。它不仅展示了村民们对家乡的深厚感情,也体现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梅州的古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